記者從通遼市農牧局獲悉,該市153名農牧民首次獲得專業(yè)技術職稱,其中,高、中、初級職稱獲評人數分別為18人、89人、46人,這是該市首次開展農牧民職稱評審工作。
科左后旗甘旗卡鎮(zhèn)協(xié)日勒臺嘎查村民布和白乙是遠近聞名的獸醫(yī),也是深研牛品種改良的“土專家”。從1998年起,布和白乙開始對本土品種牲畜進行詳細的遺傳記錄,利用不同譜系的凍精配種,逐步優(yōu)化畜群品種,培育出了一批優(yōu)質品種乳肉一體改良牛。他也成了當地有名的致富帶頭人,去年被授予“全國農業(yè)農村勞動模范”稱號,這次成功獲評農牧民高級畜牧師職稱。“我要讓更多的養(yǎng)殖戶學好科學養(yǎng)牛、高效養(yǎng)牛知識,共同致富?!彼吲d地說。
去年以來,自治區(qū)農牧民職稱評審管理辦法制定出臺后,通遼市、縣兩級人社部門、農牧部門緊密配合,上下聯動,及時組建農牧民職稱評審辦事機構,結合農業(yè)農村不同地域、不同產業(yè)、不同專業(yè)、不同層次實用人才的特點,對生產第一線直接從事種植業(yè)、畜禽養(yǎng)殖業(yè)、水產養(yǎng)殖業(yè)、休閑農牧業(yè)、動植物病蟲防控防疫、農技推廣、農畜產品加工流通、農牧業(yè)機械化、農牧業(yè)經營管理、農牧業(yè)生產性服務、農村牧區(qū)電子商務等行業(yè)范圍內人員,經個人申報、村(鎮(zhèn))審核、旗縣農牧部門審核、旗縣人社部門審核后接收申報材料162份。評審工作采取量化評審組合方式進行評價,按照《通遼市農牧民職稱評審實施細則(試行)》的有關要求,經評審委員會討論、集中表決,最后審定153名農牧民具備相應資格。
讓農牧民拿到職稱只是第一步,該市對取得相關職稱的人員,還將給予更多的技術服務、項目合作、銀行貸款、產品推介、財政扶持等政策傾斜,在技術研究、教育培訓、電商銷售等方面享受優(yōu)先支持,激勵更多鄉(xiāng)村人才學習技術、增長技能。
通遼市農牧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寶那群表示:“我們要更加完善政策措施,搭建好農牧區(qū)鄉(xiāng)土人才培育平臺載體,鼓勵引導農牧民以科技知識和一技之長助力農牧業(yè)發(fā)展,把‘論文’寫在田間地頭?!?記者 鮑慶勝)
北疆新聞:內蒙古自治區(qū)重點新聞網站(客戶端),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(yè)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(fā)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(客戶端)。
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,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,轉載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,并附上原文鏈接。
二、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(作品)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,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。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,聯系郵箱:bjwmaster@163.com。
版權聲明:北疆新聞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。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-1
Copyright © 2016-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15120200009-1蒙公網安備:15010502001245